向“绿”而行 和谐共生
——淮北矿业集团践行“两山”理念推进绿色发展侧记
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,是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,旨在提高民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。
2025年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“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。
近年来,淮北矿业集团积极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建设美丽矿山,走出一条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“淮矿之路”。
4月20日,进入谷雨时节的江淮大地,到处春意盎然,生机勃勃。
当花园、花海、花香与安全高效生产中的矿井、矿车、矿工同频共振、融为一体时,当休班的矿工在公园般的矿内流连忘返时,强烈地感受到,传统煤炭企业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带来的美景变化触手可及。
当人们沉浸在旅游踏青、明媚春光的愉悦中时,一条短视频在淮北矿区悄然“热播”:孙疃矿后场区一座近百万吨的矸石山经过消减综合治理后,一座融凉亭、风车、曲径步道为一体的现代园林悄然呈现,各种花朵竞相绽放,成为网红“打卡地”。

“经过多年建设,集团从战略转型、绿色生产、生态修复、产业多元化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入手,将‘两山’理念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,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‘淮矿之路’迈出坚实步伐。”淮北矿业集团资源环保部副部长刘国正说。
绿色开采与清洁生产的技术升级,也已通过数字孪生、智能化建设渗透到矿区各个角落。
2022年10月,杨柳矿通过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评估验收,成为安徽省首个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。“建成的智能化工作面实现设备远程操作、一键启停等功能,采煤机记忆截割率、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率分别超过70%和85%,智能化管控使综合效率提高30%以上。”杨柳矿智能化办公室主任张辉介绍。

“绿色智能”为涡北选煤厂带来显著效益提升。厂生产指挥中心主任侯燕风算了一笔账:数字孪生系统上线后,设备运维成本降低35%,药剂使用量减少45%,年节约电费超200万元;通过AI算法模型,自动推送处置方案,检修效率提高30%以上。2024年12月,该项目荣获安徽省“年度最佳数字化项目奖”。
围绕“绿色能源”“绿色生产”“绿色科技”“绿色服务”,淮北矿业集团已在煤化工产业延链中稳步增收,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连创纪录,矿区瓦斯利用率突破50%……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,更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绿色低碳的生态答卷。
截至2025年初,集团累计建成9对国家级绿色矿山,7家国家级、省级绿色工厂。袁店一矿获评2024年度安徽省“五星级”绿色矿山,揽获“绿色低碳型”“环境优美型”两个称号,成为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矿井。
“争做呵护蓝天、保护绿水青山的守护者。”紫朔环境公司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王洪明说,“我们研发的陶瓷纤维滤管制造技术、烟气治理技术在环保科技细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,2024年9月成功通过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复核。目前正积极向水处理和节能产业进军,实现‘绿水青山’‘蓝天白云’与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的多元统一,绿色发展。”

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袁店一矿、朱仙庄矿大力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,先后建成净化水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,实现矿井废水最大化利用和生活污水“零排放”。
“让每一滴水‘净’起来,把春天的澄澈和芬芳,还给大自然。”刘国正说。
(审核:刘国正 责编:王宏杰)